“物联网十智能养老”有这么好,那它距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有多远?

2018-05-26 17:18:28分类:行业资讯5495

     智能化养老正逐步改变着中国养老的方式。这是一种将现代科技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的养老模式,近几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终端技术的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而逐渐发展起来。虽然这一产业的市场潜力被普遍看好,但目前智能化的高端设备或服务对多数老年人而言依然只是“看上去很美”。智能养老距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有多远?
 

 

  智能改变生活

  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媒体说明会上,几个智能养老项目一透露,便引起媒体的关注。这些项目多涉及老年医疗、健康方面,以养老急救二维码项目为例,据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王仲介绍,老人随身携带的二维码将储存个人姓名、出生日期、紧急联系人、联系电话、药物过敏、现有及过往疾病情况等个人急救信息,方便医生在急救的第一时间作出判断。

  近年来,在各地举行的老龄产业博览会上,智能养老产品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亮点。智能机器人、智能无障碍升降洗漱面盆、无障碍升降平台、康复医护床等智能产品涵盖了老年人生活的多个方面。

  如果智能设备只是智能养老的入门级应用,那么以物联网为依托的智能养老平台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北京、甘肃等地打造的“无围墙养老院”,依托的就是这样的智能养老平台。老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获得购物、送餐、家电维修、洗衣、理发、定期探望、生活照料、亲情陪伴等服务。

  在一些试点地区,部分老人已经感受到了智能养老的好处。72岁的申大妈是江苏省扬州市琼花观社区的一名独居老人,她的家里安装了几种智能养老产品,例如跌倒传感器、淋浴传感器、穿袜器,以及用于监测睡眠情况的传感器等。这些装置不但为老人生活带来便利,更重要的是能及时向终端反馈老人身体潜在的风险。

  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69岁的北京市民赵先生觉得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了。孙子拿着手机一通捣鼓,出租车就到楼下了,超市送货员就送菜送水果到家门口了,还有人会按照约定时间上门保洁、洗车。一次家庭聚会,孙子也是在手机上下订单,专业厨师拎着菜上门做饭。但是老赵觉得这种“方便”生活不是他的,他还是习惯每天清早去超市跟一帮老人排队抢购新鲜蔬菜。

  从传统电脑到智能手机、手表、手环,再到各种应用程序,科技进步在照顾大多数人需求的同时,却忽视了老年人的需求。昂贵的价格、复杂的操作,让不少老年人对“智能”敬而远之。

  不久前,方女士为父亲购买了一款带有摔倒报警功能的智能手表,按照说明,这款手表能够在老年人摔倒时迅速打电话报警,并且拥有一周的续航时间,GPS、蓝牙、SIM卡等一应俱全。但父亲用了几天就放弃了,原因是这款产品操作复杂,而且屏幕太小,看不清楚字。

  目前,很多智能腕表不仅具有定位功能,还具有精准的监测血压、心跳等功能。一家销售老年智能腕表的企业发现,目前购买其产品的消费者中,有40%是子女,30%是老人自己,另外20%是相关产品的研究机构。

  业内人士指出,智能养老产品或服务应有着不同的设计逻辑,设计者应淡化产品的智能性,而采用极简化的设计理念。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辛勤认为,智能养老设备一定要从老年人需求出发,繁琐、复杂的操作设备并不适合老年人。“精准化、测得好、易使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硬件背后拼的是服务

  无论是智能设备还是智能养老体系,对绝大多数老年人而言仍然可望而不可即,面临着推广难的问题。陈先生曾在一次老年产业博览会上见到一款智能监测身体状况的产品,价格昂贵不说,更让他担心的是后续服务的问题,“谁来监测老年人的日常情况?谁来根据监测情况量身定制健康计划?”

  业内人士指出,在先进的硬件设备背后,比拼的依然是服务。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做的只是应用,并没有真正触及服务这个核心。比如,很多企业都侧重于智能养老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且大部分产品都与健康有关,如监测血压、脉搏、心电图的手机、手环等穿戴设备。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推销产品上,却不注重服务平台的开发、服务项目的研发和服务队伍的建设。

  全国老龄办巡视员朱勇在谈到智能化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时认为,这一产业将从以产品为导向逐步转变成以服务为导向。企业在研制智能产品的同时,也应致力于服务体系建设。他举例说,目前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推广的华龄365工程项目,除了为老年人实时监测身体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外,更重要的是整合优质医疗资源,通过物联网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疾病筛查、慢病管理、老年病防治等医疗服务。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智能化养老信息平台建设目前正处于起步期,面临资源整合程度不够,资金、服务人员短缺等问题。现在各地都在进行居家养老服务硬件建设,而软件建设则需要较长的过程。一个完善的居家养老体系需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等多种服务功能,要整合不同部门的具体服务,才能发挥居家、社区的为老服务优势。

  可持续发展仍需多方支持

  专家指出,智能养老不只是养老方式上的技术革命,更是产业和社会革新,同时也是养老服务发展方式的变革。

  朱勇认为,智能化养老能够提供传统养老服务中人力做不好、做不到和不愿意做的服务。人力做不好的服务,如瘫痪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问题,可以通过智能化的设备来解决;人力做不到的事情,如空巢老人的健康照护问题,可以通过远程医疗服务来解决;人力不愿意做的事情,如一些脏、累、苦的工作,未来也可以利用智能设备如护理机器人来代替。随着这一产业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看,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会大大降低,老年人随之将享受到品质优秀、价格合理、可及性高的智能养老产品和服务。

  智能化养老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朱勇认为,首先需要政府部门从顶层设计和政策等方面加强支持。智能养老在服务内容上需要民政、卫生、文化等部门的相互配合,更需要政府统一规划协调。同时,智能化养老产业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需要政府在资金投入以及政策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其次,要加强行业规范化建设。智能化养老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健康可持续等特点,它涉及护理、康复、金融、旅游、文化等多个行业,并对上下游产业有明显的带动效应。因此,这一产业的规范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监督管理和行业标准。第三,相关企业也应加强以老年人为本的理念,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将便利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确保老年人获得专业细致的智能化服务。

上一篇:下一篇: